工業局攜手南寶樹脂AI數位轉型 展望「製程數位化」加速企業成長

2021-11-26 | 分類:文章分享
本網站內摘錄或轉載的屬於第三方的訊息,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,不表明認同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,如果涉及版權、商譽等相關問題,請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提交相關權屬資訊,我們將依相關規定第一時間進行刪除。

(引新聞/綜合報導)智慧製造產業為「臺灣五大產業創新政策」,透過傳統產業商導入AI技術,期待透過數位化的轉型利得於臺灣傳統產業的發展及改革。政府政策的落實,是一個共同協力的過程,資策會身為政策與產業溝通橋梁,資策會地方創生服務處洪毓良副處長表示:資策會身為政府與第一線廠商的溝通橋樑,如何引導產業進行數位轉型,建立創新實驗場域、AI多元解題 ,促成跨領域的共創與加值是我們的重點工作。南寶樹脂身為臺灣製造業的標竿企業,工業局期待透過以大帶小的模式,可以讓更多的單位及產業加入。南寶樹脂作為本次計劃的先驅者,透過縝密的計畫層層把關、試驗、實證,希望突破傳統製造業廠商怯步的關鍵,共同提升並維持國家製造業在國際上的高度競爭力。

面臨陳舊制度興起改革之心

近年因大環境及時代快速的轉變,且因疫情影響,臺灣許多製造業者面臨著轉型壓力;然而,數位轉型需面臨的是對於未來的不確定性,也是許多傳統產業躊躇不前的原因。身為本次數位轉型計畫的先驅企業–南寶樹脂,郭沛益協理表示:若要以集團的角度要推動企業組織革新、轉型其實要面臨的困難比想像中的還要多。在踏入數位轉型前,首要之務必須先進行企業E化,蒐集各據點的成效等並加以整合、分類整理以建構大型數據資料庫,成為集團後續進行數位轉型轉型時的重要依據。

由於集團各子公司據點廣泛分布於中國及東南亞地區,其主要產品又緊密受到原物料行情波動影響,在過去要做到即時監督、管理對總部而言是有相當程度的困難,由於過去長期處在被動接收資訊的角色,收到情報的同時,往往已經錯過了黃金處理時間;加上資訊數據的不一致,也造成高昂的溝通成本。因此,數位轉型的體制更改成為解決目前困境的解方,亦成為南寶樹脂邁開數位轉型之路的關鍵契機。

圖/南寶樹脂郭沛益協理整合團隊資源,推動數位轉型新方案。

「團隊信任」為轉型之首要之務

郭協理更進一步分享:「若希望成功推行集團進行數位轉型,首要任務是取得同仁的信任。」,回顧起初提出要進行數位轉型時,理所當然地受到了很多內部保守派的質疑聲浪,也成為了其中首要面臨的困難點,其表示在公司營運順利的現況下,不應冒然投入轉型承擔未知的風險。不過支持轉型的團隊並未因此而灰心退卻,再因了解數位轉型的浪潮優勢後,更加堅定邁開腳步,朝向數位轉型之路。

為了取得內部高層主管及各部門決策者的信任,首先透過整合內部全球資料並逐項分類成各子項,包含財務、採購、生產及銷售等,並將公司內部的IT部門由過往被動式的資料處理,轉為積極型的資料預判,透過大數據統計未來可能的狀況,並提供建議。針對IT部門的革新與角色,郭協理亦提到:其實IT部門無論在各個領域產業的公司多半屬於被動且花錢的部門,也因此往往被低估了IT部門可以為公司帶來的效益,我們便由此著手;透過主動IT提供決策者參考、建議決策判斷,協助集團獲得更多利益空間。

化被動為主動,透過AI數位轉型提升IT內部價值

透過數據分析驗證,預判的結果資訊具有重要價值。郭協理表示:在數位轉型的過程中,某次案件透過數據分析判斷,預報未來的兩個月,將會面臨原物料上漲。此案件由IT部門主動提供資訊提供予公司作為決策依據。收到相關資訊後,公司提前做出回應,調升產品價格,為旗下企業避免了虧本交易,而這一經驗,也成為內部接受、信任數位轉型力量的關鍵因素。在取得組織對於數據力量的信任後,便緊鑼密鼓的將AI數據模組導入各項應用之中。

而在製膠部分,為了解決良率問題,便成為AI應用的首要目標。透過AI數據的導入分析、整合,找出在製程中的變因,並透過雲端品質管理系統設定,當機器數值偏離標準時會及時發送告警,提醒值班人員進行品質檢驗管理;透過這樣的系統方式大幅度的提高成品良率,透過本次經驗進而提升國際產線的產品品質。不僅如此,AI數位轉型的系統,也套用在業務成效分析,透過AI數據化的方式分類客戶並找出成交關鍵,進而精細的分配業務資源。AI數位轉型從2021年初開始實施,規劃進行以半年為單位的檢討與修正,並持續做出滾動式調整,以確保整體計畫穩定執行。

展望「製程數位化」轉型,加速企業成長

現行AI雲端優化生產解決方案,僅能針對部分製程提供關鍵節點的示警,在全產線的應用上仍有一段努力的空間。在AI至AIoT的過程中,南寶樹脂也在積極規劃自動機具的導入,並搭配由AI學習系統及數據化的應用,使企業可以更完善的掌握、管控製程、業務等流程。並在更長遠的未來,希望將經驗數位化,減少人與人之間的經驗傳承,縮短學習曲線帶來的外部效果,得以促使人才快速進入狀況,減少培訓成本。期待南寶樹脂可以透過AI數位轉型的應用,在下一個世代建立臺灣製造新標竿。

以上原文與圖片照片來源與授權自引新聞https://innews.com.tw/43833/